再保險“國際板”國際分入業務首單背後,參與機構看中什麼?
近日,上海再保險“國際板”國際分入業務首單正式落地,預示着再保險“國際板”的步伐再次向前踏出一大步。
對於保險機構而言,爲何選擇再保險“國際板”進行再保業務?作爲首筆業務的分入公司,安盛天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安盛天平”)管理層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從參與機構角度,詳解了再保險“國際板”的優勢和意義。
參與再保險”國際板“,險企看中這些優勢
大明不可能這麼富
“我們認爲上海再保險‘國際板’的成立,可以爲國內所有經營主體提供更透明、高效,服務更全面的再保險交易。”在專訪一開始,安盛天平首席執行官左偉豪就如此表示。
10月景氣再現藍燈 國發會:仍在復甦軌道11月拚好轉
在這樣的背景下,安盛天平嚐到了再保險“國際板”國際分入業務的“頭啖湯”。
據介紹,此次再保險“國際板”首單國際分入合約的分出人是安盛香港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分入人是安盛天平,分入合約對應的直保業務則是7月1日正式實施的被稱爲“港車北上”的粵港跨境汽車保險業務。
蓝委提顶新条款 黑心厂商赔10倍罚金
在安盛天平看來,再保險“國際板”首張國際分入合約具有雙重意義——交易雙方均在再保險“國際板”登記註冊,並通過再保險交易中心國際再保險業務平臺完成交易;而首單業務也是對國家倡導的“港車北上”政策的積極響應。
事實上,安盛天平在整個再保險“國際板”的推進節點上都非常積極。從公開信息來看,其不僅是首批7家成立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的險企之一,也位列首批15家再保險“國際板”的入駐機構名單。
相對於傳統再保險方式,險企通過“國際板”進行再保險業務看中的是什麼?左偉豪提到的透明、高效、服務全面如何體現?
安盛天平總精算師、首席定價官兼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總經理殷兆男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通過再保險“國際板”,首先可以解決的問題是利用數字化手段,提高交易的效率,並降低交易成本。“通過這個平臺交易,可以便利解決跨境清結算上的一些問題。”殷兆男表示。
春節出國恐湧現辦護照潮 領務局提醒提早申辦
一名資深再保險業務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儘管保險數字化浪潮迭起,但在全球範圍內,再保險市場依然是一個很傳統的行業,交易通常較爲分散且是非標交易,可能涉及多個交易對手,因此,目前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再保險清、結算方式仍然比較傳統,基本是“點對點”,分出方與分入方之間直接或通過經紀公司間接結算的方式進行,流程上需要先對賬,數字確認之後再付款。而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整體比較耗時耗力,另一方面數字對不上之類的糾紛也時常發生。因此,通過區塊鏈等技術進行去中心化的直接結算模式是目前國際上的研究趨勢。
而此次再保險“國際板”的“數字內芯”——國際再保險業務平臺就可以實現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再保險數據交互標準,完整覆蓋再保險交易必需字段,並建立了首個再保險集中清算機制,可以指數級提升中後端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明年產、壽險保費收入預估出爐 保發中心:將呈現「兩樣情」
當然,作爲我國再保險市場的重要基建,監管政策上的支持也是吸引機構參與再保險“國際板”的重要原因。殷兆男舉例稱,例如,通過平臺進行交易,對於險企的償付能力會有一些差異化的對待。
上班新日常:在荷蘭Work From Home,重新思考工作與生活平衡
今年6月發佈的《關於加快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施細則》明確,對通過數字化再保險登記清結算平臺交易清算的再保險業務,適配償付能力再保險交易對手違約風險特徵係數k4。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意味着通過平臺交易的再保險業務信用風險的最低資本要求可能會降低。除此,諸如“通過平臺審覈的國際再保險分入保費,按照境內新增和不重複計算原則,納入全國各地區保險公司整體保費收入範圍”的利好政策也能改變過去國內險企的部分境外分入保費無法計入保費收入的狀況,增厚其保費規模。
“這些優勢我們都很看重。可以說,再保險‘國際板’對保險行業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也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殷兆男稱。
剑锋 小说
歷史性機遇
在安盛天平看來,今年,再保險“國際板”啓動抓住了全球再保險市場“硬週期”中的機遇。
“全球再保險現在及過去幾年都是一個比較‘硬’的市場。”安盛天平首席商業險業務官曾翔稱。
“硬市場”在再保險行業中的表現是費率較高、保險條款較嚴,被視爲賣方市場,“軟市場”則相反。
曾翔分析稱,全球再保險市場變“硬”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近兩年由於全球氣候變化,巨災的頻率有顯著上升;另一方面,一些地緣衝突等事件也造成通脹以及理賠成本的上升。在這樣的情況下,全球再保人過去幾年的投資回報鮮少超過資本成本,因此也有部分再保人退出,供給的下降結合風險的上升,造成了再保險市場的“硬週期”。
“市場的硬週期往往會被新的供給所打破,我們現在所做的再保險‘國際板’,就是爲全球再保險市場提供了一個新的供給。”曾翔說。
曾翔認爲,國際再保險市場的週期性是比較明顯的,目前硬週期已經基本到達峰值。對於再保險“國際板”中的國內保險公司而言,如果此時能夠藉助這個平臺更多參與到國際再保險市場,從定價角度來說,保費充足度基本上是最高的時候。當然,每個參與方也要根據自己的財務能力、風控政策以及定價的專業性,來審慎地選擇目標市場、目標客羣以及經營的週期性。“總體而言,現在是一個進入市場的良機,我們對‘國際板’非常樂觀。”曾翔表示。
對於參與其中的國內保險機構來說,再保險“國際板”也提供了它們雙向開放、拓展邊界的歷史性機遇。“一方面,‘國際板’通過更高效的國際分出,各主體可以藉助國際間的經驗和承保能力,在國內提供更全面完善的保險保障;另一方面,國內的保險經營主體,可以通過再保險的國際分入,參與到海外實體經濟的發展。而對於安盛天平這樣的外資背景險企,通過再保險‘國際板’平臺,整合全球的資源及承保能力,既可以分入到國內,也可以分出到國外,從而促進市場的雙向開放。”左偉豪稱。
胡連、凡甲 營運添柴火
左偉豪介紹稱,安盛天平目前正在積極做兩件事:一方面,系統梳理公司作爲分出方對再保險的需求,可以通過“國際板”分出到別的國內、國際公司;另一方面,在股東方安盛集團裡積極主動了解全球其他兄弟公司的再保需求,是否能夠匹配再保險“國際板”。
在有了國際分入業務首單之後,左偉豪表示,再保險“國際板”接下來需要有更大的規模和更頻繁的分出分入交易,這樣纔可以讓分入分出雙方都有更多的選擇,從而進行比對。
【歷史上的今天1110】臺北鐵橋大修 老舊不堪車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