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止園圖》和園林背後的故事
圖片從上至下依次爲: 《止園圖》其一。 《止園夢尋:再造紙上桃花源》。 《止園圖冊:繪畫中的桃花源》。 以上圖片均爲劉珊珊提供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的中國園林“明軒”。 滑天銘攝(影像中國)
燕归来
今年9月,第三屆歐洲亞洲藝術與考古協會會議在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召開,2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匯聚於此。會議期間,一本《止園圖冊:繪畫中的桃花源》引發關注。這本畫冊集納了繪於1627年的《止園圖》,20幅中國山水畫套圖以細膩寫實的風格,從不同角度描繪了一座華美秀麗的明代園林,畫作原件分別收藏於美國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和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
《止園圖》令中國園林成爲與會專家熱烈討論的話題。“這套美麗的圖畫像一個夢境。”美國伯明翰藝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凱瑟琳・保羅興奮地說,“我愛畫中的美麗園林,更愛圖畫和園林背後的動人故事!”會議特邀嘉賓、英國藝術史學家柯律格對這本書尤其感興趣:“真高興時隔多年,又聽到關於止園研究的新進展。”
中國園林享譽世界。此前,已有頤和園、拙政園、留園和獅子林等名滿天下的中國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然而在會議上引人關注的止園,似乎名不見經傳。它爲何能夠打動世界多國的亞洲藝術研究學者?在止園和畫冊背後,曾經發生過哪些動人故事?
園林繪畫的“巔峰之作”
翻開精美圖冊,第一頁寫着“止園全景”。然而,止園是誰所建?位於何處?建於何時?這一切都不得而知。人們甚至無法確定圖中描繪的園林是真實存在,還是僅僅出自畫家想象。正是這些問題令《止園圖》成爲學者們的關注焦點。
最早注意到《止園圖》的國際學人是美國漢學家高居翰。這位美國著名中國藝術史學家,曾於1979年在哈佛大學舉辦的系列講座上首次談及《止園圖》。那一天,報告廳座無虛席,人們都期待聽一聽這位被譽爲“最瞭解17世紀中國繪畫的美國人”如何闡釋中國繪畫藝術。
然而令所有人感到驚奇的是,高居翰沒有以書畫雙絕的董其昌、個性張揚的陳洪綬和特立獨行的石濤開篇,反而將鮮爲人知的畫家張宏和《止園圖》作爲第一講的重要案例,並評價張宏的作品是中國繪畫“描述性自然主義”的高峰,《止園圖》則是中國園林繪畫的“巔峰之作”。
時間回到20世紀50年代。高居翰在一座博物館待售書畫的昏暗展廳裡,第一次見到《止園圖》,此後便念念不忘。從傳統藝術史視角來看,張宏的繪畫不注重筆墨技法,但在高居翰看來,這正是其卓爾不羣之處:張宏將觀察自然的心得融入畫中,創造出一套表現自然形象的新法則,使筆下的《止園圖》散發出不同於西方透視畫卻又超乎尋常的真實感――他的繪畫如同相機記錄。在第一幅圖畫中,他從今天使用無人機才能拍攝到的視角,摹寫了整座園林的鳥瞰全景。其後的19幅圖畫,則如同在園中漫步一般沿遊覽路線拍攝照片,記錄下一系列景緻。與此同時,畫家通過精心編織,令各圖景緻都能與全景圖的相關區域對應,從全局和細節兩方面再現了整座園林。
HAHA发愿跟《RM》兄弟一起老
這種在異域文化中閃現的熟悉感緊緊抓住了高居翰。從這套畫中,他看到中西方藝術以一種渾然天成的方式交融在一起:張宏繼承了宋代繪畫的寫實傳統,並將西方寫實技法融入其中,令畫作呈現出文化交流的理想狀態。
政策题材力拱 营造族群提前领红包
1979年,53歲的高居翰重拾青年時期的悸動,致力挖掘《止園圖》的藝術史價值和重要意義。然而,中國畫派中表現實景的一派是否爲藝術主流?中國畫家在面對風景園林時是否會如實描繪?畢竟早在宋代,精通詩畫的蘇軾便說過,“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面對爭議,高居翰首先需要回應的,便是張宏描繪的止園是否確實存在。爲此,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20世紀80年代前後,高居翰出版經典著作《氣勢撼人》和《山外山:晚明繪畫》,深入討論了《止園圖》,將其譽爲中國寫實主義的經典畫作。1978年,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籌建“明軒”,他特地拜訪赴美指導的中國園林專家陳從周,並贈其《止園圖》部分冊頁複印件。1996年,他聯合洛杉磯郡立美術館舉辦“《止園圖》展”,將散落在世界各地的20幅冊頁匯聚到一起。1999年,他開設中國園林繪畫課程,冀望藉助衆多選課學生的力量,尋得關於止園的蛛絲馬跡。2003年,他在美國亞洲藝術研究協會主講中國園林繪畫,以《止園圖》開篇。
将军令
此外,高居翰還曾多次到訪中國,考察過多座中國園林。然而歷經半個多世紀,他始終未能證明世上真的有一座止園。
《旺卡》《拿破仑》鲜招抢票房
中西學人的接力追尋
2010年,84歲高齡的高居翰被一封來自中國學生的郵件深深觸動。信中寫道,他們發現了關於止園的詩文,確定了園主,但只能看到14幅《止園圖》,因此冒昧請教高居翰是否瞭解止園,是否能夠提供幫助,讓他們看到全部《止園圖》。彼時的高居翰已成爲藝術史領域當之無愧的大師,但他對《止園圖》的興趣依然不減,中國學者的新發現讓雙方有了進一步合作的機緣。
上海佳钦商贸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玛西娅品牌避孕套
原來,陳從周並未忘記《止園圖》。他耗時多年編成《園綜》一書,並在卷首附上高居翰贈送的14幅《止園圖》黑白圖片,作爲全書唯一一套繪畫圖像,與300多篇園記一同出版。這部經典著作將止園帶入中國園林學者的視野。2009年,園林史家曹汛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發現明代文人吳亮的《止園集》,從而證明止園正是吳亮所建,地址則位於吳亮的家鄉江蘇常州。
作爲曹汛的助手,我和黃曉通過郵件與高居翰取得聯繫。以止園研究爲契機,我們有幸與高居翰合作,於2012年出版《不朽的林泉――中國古代園林繪畫》,成爲該領域的第一部學術著作。在研究過程中,止園也逐漸顯露出廬山真面目。2011年,我們根據園記、園圖信息和現場地形,確定了止園的具體位置。園記提到止園位於常州青山門外,《止園圖》描繪了城門,我們在地圖上順城門舊址尋找,發現《止園圖》描繪的河道輪廓依然保存在城市肌理之中。
高居翰得知找到止園遺址後非常高興,但由於大部分園址已被開發爲居住區,舊日的詩意園居已然難以再現。儘管如此,高居翰播下的種子已落地生根,圍繞止園的研究不斷深入。2015年,中國園林博物館選定止園製作精雕模型,作爲明代江南私家園林的代表,與館藏的清代北方皇家園林代表――圓明園模型並列。可惜高居翰已於前一年去世,未能看到這一可喜進展。2018年,中國園林博物館、北京林業大學聯合收藏《止園圖》的洛杉磯郡立美術館,舉辦了“高居翰與止園――中美園林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以紀念高居翰爲中國園林研究和國際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
半百董娘照三餐啪20岁鲜肉 结局让她大彻大悟
10多年來,止園一直是我和黃曉的研究重點。2022年,《止園圖冊:繪畫中的桃花源》和《止園夢尋:再造紙上桃花源》相繼出版。前者首次高清呈現了《止園圖》全貌,並配以中英文介紹;後者從園林、造園家、畫家、園主及家族等角度,對止園及其藝術、人物和時代進行了深入解讀,並介紹了中外學人代代傳承的止園研究。
今年9月,我們將兩部新作帶到盧布爾雅那大學,再次與柯律格相遇。他一邊翻閱畫冊,一邊不停感慨:“高居翰心繫止園50多年,你們從事這項研究也有10多年了。沒有想到,一套圖冊、一座園林,會蘊含如此深厚的文化、如此豐富的故事。”
HAHA发愿跟《RM》兄弟一起老
如今,《止園圖》分別收藏在美國和德國,止園模型和遺址位於北京和常州,它們共同講述着新的止園故事,蘊含無限可能:園林與繪畫,中國與西方,古代與現代……界限與隔閡通過繪畫消弭於中國園林藝術之中,交流與合作隨之展開。
自古以來,園林承載着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凝聚着中國人對美的創造。如今,中國園林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愈發重要的角色: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設有一處“中國園”,成爲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窗口。高居翰與陳從周相遇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明軒”是第一座走出國門的中國園林;今天,世界各地已有100多座中國園林,它們被譽爲“常駐海外的文化大使”,供各國民衆欣賞、體驗中國的園林文化和藝術生活。
(作者單位:北京建築大學)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6日 07 版)